中国经济时报:最近几年,中国的钢铁行业在加速转型升级,您如何看待最近几年的进展?
夏文勇:最近几年,钢铁行业推进转型升级,钢铁企业在主业上的升级主要体现在环保升级及对老工艺和老装备进行淘汰和改造,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和解决环保问题,让企业能够生存下去。钢铁企业通过改造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使得生产稳定,并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其核心是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增强竞争力。最近几年钢铁行业发展不错,钢铁企业也在发展非钢行业,在资源综合利用,延伸加工、贸易、物流、金融投资方面做一些探索,发展相关多元产业。
此外,对于钢铁企业来说,电商平台是销售模式,未来直销的比例依然会增加,钢铁企业对终端客户的直接配送比例也会增加,对外部销售的依赖性会继续降低。而供应链金融业会是很多钢铁企业发力的方向之一,但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前提是要做好风控。
侯军:最近几年,国家实施供给侧改革,中国钢铁行业加速转型升级,发展驶入快车道。具体表现有:去产能工作深入推进,产需基本回归平衡;推进超低排放改造,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另外兼并重组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产业组织进一步优化。山钢集团这几年的发展就是中国钢铁行业的一个缩影,我们实施了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的新旧动能转换,通过去产能、上项目、抓改革等措施,实现了由“求生存”到“谋发展”的根本性转变,现正向着“谋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可以说,经过几年的转型升级,当前,中国钢铁工业已经成功解决了“有没有”“够不够”的数量问题,接下来,重点要解决“好不好”“强不强”的质量问题,“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钢铁工业的明确方向。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还任重而道远,需要解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比如产业集中度这些年提高不大,缺乏具有突破性、颠覆性的核心技术,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整体水平不高,环保压力持续加大等。“十四五”期间应继续破解这些影响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李利剑: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行业运行水平、发展质量、绩效水平不断提高,正处于潜力深厚、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处在由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的转型关键期,有以下几个特点:产能由高转低,但行业秩序仍需巩固优化;结构由散到聚,但兼并重组还需加大力度;产业由重变轻,但超低排放改造任重道远。2018年钢铁行业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期间压减过剩产能的目标任务,整个行业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但2019年钢铁产量却增幅加大,出现了越去产能产量越多的新问题。“地条钢”死灰复燃冲动仍然存在,部分“僵尸产能”复活,在产能减量置换过程中搞“数字游戏”等,未来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产能过剩危机,而且是合规、先进产能的过剩,行业竞争将进入白热化阶段。
张武宗:最近几年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生产要素结构的转型升级、环保升级向绿色工厂发展。其中产品结构的转型是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生产要素的转型升级是指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实现生产要素优化,有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污染;环保升级,是指降低排放,减少污染,向绿色工厂发展。最近几年石横特钢一直朝着这三个方向努力。目前看整个钢铁行业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一方面给企业在环保上带来了巨大的进步,钢铁行业的排污总量比之前减少了一半以上,效果非常明显;另一方面,钢铁产品的结构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按照市场需求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形成积压;最后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利用,提高效率,并降低了能耗。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